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生活 >内容

生活

经络养生常识普及,如何进行经络按摩

2023-08-01 13:45:35生活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经络养生常识普及,如何进行经络按摩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十三经络按摩方法 1、疏肝胆具有疏肝利胆、

经络养生常识普及,如何进行经络按摩

许多网友对经络养生常识普及,如何进行经络按摩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一、十三经络按摩方法

1、疏肝胆

具有疏肝利胆、理气导滞、调和冲任的功效。方法:左手四指并拢,按在左侧腹股沟处,右手顺时针搓腹20 ~ 30次。

2、擦少腹

具有疏肝理气、补肾填精的功效。方法:双手大鱼际紧贴肚脐两侧,沿腹股沟方向上下摩擦30 ~ 40次,以发热为度。

3、叩齿

叩齿可以帮助我们提神醒脑,生津健齿,还可以健脾和胃。具体操作方法是每天早上起床前冥想一小段时间,轻轻闭上嘴巴,敲上下门牙36下,再敲两侧磨牙36下。

4、摩头

具有通督、调和阴阳、祛风止痛、健脑养发的功效。具体方法:双手手指屈曲,从额头沿头顶向枕头方向推40至50次,像梳头一样;用一个指端从额头到颈后按压揉捏3 ~ 5次;弯曲两根手指,用指尖均匀轻敲头顶;双手抓住头发,向上摇动3至5次;将大拇指放在于震穴上,横向按揉20 ~ 30次,再按揉风池穴3 ~ 5次;双手十指交叉,捏住枕骨,两掌相对用力做一紧一松的动作,10至20次。

5、搅海

具有生津、固齿、补肾、清洁口腔、预防消化不良的功效。具体方法:舌的前部向上靠在上牙龈的外缘,然后依次转向左上髋臼牙龈、左下髋臼牙龈、下切牙、右上髋臼牙龈、右下髋臼牙龈,以牙龈周围搅动舌5次。

6、鼓漱

鼓洗可以帮助消化,健脾,提高人体消化道的免疫功能。具体操作方法是搅动海水增加口腔内的津液,然后轻轻的闭上嘴磨牙,再用脸颊和舌头漱口30次左右。漱口是指我们口中的津液会逐渐增多,在满嘴的情况下可以慢慢咽下三口。

7、鸣天鼓

 (1)

先用两个掌根来回折叠耳廓,然后紧压耳穴,用双手食指和中指依次拍打枕骨下部的风池穴20至30次,可补肾阴,补真元;

 (2)

手掌按压耳洞后突然抬离,如此反复开合10至20次,可健脑、醒脑、消除疲劳;

(3)

双手食指插入耳孔旋转3次,然后突然拔出。如此反复3 ~ 5次,即可清肝泻火,解郁散结。

(4)

两手掌同时摩擦两耳廓20至30次,双手食指屈曲,用第二指节摩擦耳轮20至30次,可疏通经络,调和脏腑,防止肢体疼痛;

 (5)

用双手食指同时按压两耳廓上的耳甲舟10-20次,再按压耳甲腔10-20次,用两拇指和食指同时下拉两侧耳垂20-30次,同时拉起耳轮20-30次,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肾健脑。

 8、拍胸

具有清气安神、镇惊散风、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具体方法:一手成虚掌,五指张开,用手掌拍打胸部,左右手交替操作,各拍10次。

 9、揉脘腹

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具体方法:先将右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中间部位按揉20至30次,再用左手按揉20至30次。

10、摩脐轮

具有温阳强身、益精强身的功效。方法:左手手掌贴在肚脐上,右手按左手手背,双手同时顺时针旋转揉搓100 ~ 200次。

11、摩腹

具有固本、健脾、和胃、强身健体的功效。方法: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摩擦腹部30次,然后左手掌按逆时针方向摩擦腹部30次,交替重复操作5次。

12、腰功

(1)

先用手搓热再紧按肾俞穴。过一会儿,用力把它们揉到尾骨。双手上下搓揉50至100次,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补肾填精。

 (2)

双手叉腰,大拇指紧压腰部和眼部,做旋转按摩(适合酸痛),可温经散寒,调和脏腑;

 (3)

右手掌按命门穴,上下揉搓20至30次,可补肾强身,延年益寿。

13、翕周

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壮腰的功效。方法:收缩肛门,吸气时收紧肛门,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连续50次。经络

二、经络自我点穴按摩

是古人在长期的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理论。它是一个以手足三阴三阳,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指导中医各分支的临床实践,也是人类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中医经络养生疗法不同于普通疗法:一是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疗法只能到达皮肉、脉肉,而经络疗法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筋骨层;其次,在疗效上,普通按摩只能达到放松的效果,而经络疗法可以达到医疗效果,治病不治病,防病不治病。作为养生之道,选择一种容易掌握、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这些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在子午图中找到.

点按风府穴

双手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用指尖按压头后中线风府穴,约1分钟,力度适中。风府是督脉穴,经常按压此穴可以预防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

将掌根贴于头部两侧,然后用双手中指指腹依次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度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所有阳之会。经常按压这两个穴位,可以防治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脱肛、阴僵等。

点印堂

用双手指尖按压眉毛中间的唐寅穴,约1分钟。唐寅是子午线之外的一个奇怪的点。常按此穴可防治额部头痛、鼻出血、鼻窦炎等。点太阳:分别用双手中指和腹部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揉结合,1分钟左右。太阳是经络外的奇穴,经常按压此穴可以防治头痛和眼疾。

上肢点穴按摩

落座时,先用右手拇指捏压左手中指指尖的中穴和小指的少冲穴,再用右手拇指依次按合谷穴、列确穴和内关穴,或按左右手的宣石穴。换左手点穴,按压右上肢穴位。要点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

用双手中指和腹部点揉两侧的足三里和卫中穴,点揉结合。

三、经络按摩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传染病、严重传染病、败血症、精神病、疾病急性期的危重病,如高热、意识不清、血液病、出血倾向、肺结核、恶性肿瘤,以及严重的皮肤病、皮肤损伤或炎症(如蜂窝组织炎、丹毒、脓肿、骨髓炎等。)在按摩区,都不适合按摩治疗。孕妇不能按摩肩井、合谷、三阴交、昆仑、腹部、腰骶部、臀部;女性经期不宜做腰骶、双臀按摩。

另外,骨折不愈合和韧带、肌肉骨折的固定期不适合按摩治疗;年老体弱、高血压、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者,慎用按摩或禁用。

二、注意事项:按摩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

明确诊断,选穴,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重点。

2.

根据不同疾病与按摩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不论是自我按摩或由别人按摩,都要注意。

3.

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4.

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嘱病人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病人在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小时按摩较妥。

对病人要耐心、认真、亲切、负责,使病人对医生既信任又能配合治疗。自我按摩时也要注意放松和时间安排。

5.

按摩时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清洁、温暖、勤修指甲,不要损伤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保暖。

6.

在单独检查异性病人和进行按摩时,要态度庄重、严肃。尤其给女病人按摩时,应避开乳房、阴部。如治疗上需要,应先与病人讲明,取得病人同意后进行治疗,同时要有第三者在场(病人家属或其它女同志)。

7.

对于保健按摩(不论是自我按摩,还是由别人操作),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防治疾病、强壮身体的目的。

8.

在按摩结束之后,被按摩者应感到全身轻松舒适,原有症状改变。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感,这是常见反应。按摩后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更不要再度损伤。应配合治疗,保持治疗效果。

四、经络按摩减肥的方法

1.

双手重叠放在中脘穴上,以中脘穴为中心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往上不地心口窝,往下不过神阙穴。

 2.

双手重叠放在右11、12肋骨(即肝区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

3.

双手重叠放在左11、12肋骨(即脾区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

 4.

双手重叠放在关元穴上,顺逆时针各转50次,上不过神阙穴,下不过阴毛部。

5.

双手重叠放在神阙穴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上下左右转满腹部。

 6.

双手、食、中、无名、小指(四指)从剑突(心口窝)按点至耻骨处,从上往下8次,往上、往下各8次。

7.

双手、四指分别从任脉左右旁开二寸处同时向下按点8次,往上、往下各8次。

8.

双手中指按点神阙穴、关元穴各30-50次。

9.

双手四指同时从右下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按点8次,从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按点8次。

 10.

双手大拇指大鱼际分别沿肋弓向左右捋8次,左手大拇指点双侧章门8次、中脘8次,下脘、气海,双天枢各8次。

11.

双手10指从小腹向上腹竖抓拿提起腹肌8次,左右横抓拿8次(抓拿提放下为一次)。

12.

双手10指从左右锁骨处往下捋推至耻骨8次。

以上就是关于经络养生常识普及,如何进行经络按摩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