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生活 >内容

生活

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

2023-07-22 20:50:11生活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

许多网友对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一、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

玉米粉粥: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净,玉米粉放入大碗中,用冷水稀释。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米熟,倒入玉米粉糊,边倒边搅拌,继续用文火煮至玉米烂成粥。每天早餐和晚餐服用两次。

木耳焖豆腐:木耳15g,豆腐60g,葱蒜15g,花椒1g,胡椒粉3g,植物油适量。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六成热时放入豆腐,煮十几分钟后放入木耳翻炒,最后放入花椒、辣椒、葱、蒜等调料翻炒均匀。蒜泥粥:紫蒜30克,沸水煮1分钟,然后去掉蒜瓣,再煮100克粳米粥。粥煮好后,将蒜放入粥中略煮,早晚均可食用。

芹菜红枣汤:芹菜根5根,红枣10枚,水煎,吃枣喝汤。每天两次对治疗心肌缺血也有效。

二、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

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会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患病率比血压正常组高4倍。血压升高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危害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间歇性跛行。

高脂血症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可引起心脏和大血管硬化性心脏病,其中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肌缺血呈正相关。一般来说,胆固醇水平在5.2 ~ 5.7 mmol/L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相对稳定,但当胆固醇水平超过这一水平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随着胆固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国外研究表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心肌梗死引起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耐量受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心肌缺血的一个独立而强烈的诱发因素。糖尿病作为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对男女两性都有很强的危险性,但在调整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危险性明显高于男性。甚至有报道称,糖尿病是女性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心肌缺血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戒烟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过量的乙醇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心脏的负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蛋黄、奶油、脂肪、动物内脏)和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安心:安心。人过于兴奋时,可使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增强,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避免缺氧:室内要经常通风。如果长期供氧不足,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胸闷等症状,加重动脉硬化程度。经常喝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水可以稀释血液,促进血液流动,所以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忌寒热:寒冷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炎热的夏天,交感神经容易兴奋,还会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

适当运动:心肌缺血患者不仅要坚持运动,还要严格掌握“度”字。超负荷运动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缺血缺氧,从而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四、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特点

攻击时间的特征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早晨,较少发生在午夜,发生在早上6-10点。可能与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和皮质类固醇增多、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活性降低有关。发作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该时间段的发作频率,提示心肌耗氧量增加与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一定关系。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的程度与中青年无明显差异,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中青年,人均频率也高于中青年。这可能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痛阈升高、心肌变性有关。老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房颤、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明显高于中青年。血清学变化

患者血清CPK-MB升高,CPK正常,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缺血缺氧可改变心肌细胞膜的理化性质和通透性,释放心肌中特有的CPP-MB,导致血清CPP-MB升高。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心肌缺血的偏方有哪些,心肌缺血发病相关的疾病因素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