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生活 >内容

生活

抑郁症药物治疗有用吗,如何使用抗抑郁药

2023-07-21 20:25:32生活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抑郁症药物治疗有用吗,如何使用抗抑郁药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抑郁症药物治疗真的效吗抗抑郁药于20 世

抑郁症药物治疗有用吗,如何使用抗抑郁药

许多网友对抑郁症药物治疗有用吗,如何使用抗抑郁药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一、抑郁症药物治疗真的效吗

抗抑郁药于20 世纪50 年代问世。在此之前,抑郁症尚无合适的药物治疗,多采用电休克疗法。 20世纪50年代后,抗抑郁药成为抑郁症患者治疗的首选,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休克疗法,大大减少了需要休克疗法的患者数量。

抗抑郁药是一大类精神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有两种常见的第一代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由于新药发展迅速,新药层出不穷,如文拉法辛、奈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为主,且此类药物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然而,某些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罗拉、丁螺环酮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哌醋甲酯的抗抑郁作用仍存在争议,因此被省略。

二、抗抑郁药的药物有哪些

单胺氧化酶

异丙嗪是20 世纪50 年代推出的第一种抗抑郁药物。丙肼是一种抗结核药物。 1957年,该药物被尝试用于治疗因中枢兴奋作用(如多言、多动、失眠和欣快感)而导致的抑郁症患者。动物实验证实,它可以逆转利血平引起的冷漠和不活跃,同时使脑内单胺含量增加。据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由于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减少单胺降解,增加突触间隙单胺含量所致。由此提出动物行为与大脑单一受体递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学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也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明等。这些药物一度被广泛使用,但很快就因与某些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而被淘汰,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新一代半日用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单胺氧化酶(MAO-A)抑制剂的一个亚型。其特点是: 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工酶MAO-B选择性低。因此,它仍能降解食物中的酰胺,从而降低高血压危象的风险。 2 对MAO-A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仅需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款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制时间长达2周,从而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主要产品为吗氯贝胺,剂量为150-450mg/d,分次服用。据说功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然比老的半衰期胺氧化酶抑制剂更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和潜在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一般不是首选药物。

三环类

是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以丙咪嗪为代表的另一类抗抑郁药。

其化学结构与氯丙嗪相似。人们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物,但临床试验的结果正如预期的那样。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但可以改善抑郁情绪。后来被大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成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垄断抗抑郁药市场30年。

三环类抗抑郁药有10多种。我国除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等。马普替林虽然具有四环结构,但其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适应症为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有效率约为70%-80%,起效时间为1-2周,剂量范围为50-250mg/d,缓慢增加剂量,分次服用。由于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较大。治疗范围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的血浆浓度为50-250ng/ml。

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使用时间最长,其药理作用研究也最多、最充分。简而言之,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1、阻断单胺递质(主要是肾上腺素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单受体的含量,产生抗抑郁作用。 2 阻断多种递质受体,与治疗效果无关,却是许多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例如,阻断乙酰胆碱M受体可能会导致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青光眼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阻断肾上腺素a1受体可能会增加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和反射性心动过速;阻断组胺H1受体可能引起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嗜睡、体重增加、血压降低;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和内分泌改变。

抗抑郁药物副作用严重者应减少剂量、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一般来说,不建议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抑郁药。由于该病复发率较高,症状缓解后应维持治疗4-6个月,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大部分药店买不到以上药物,只能到正规医院购买。 Mafulon不会引起抑郁症。

新型药物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新型抗抑郁药。这类药物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目前已研制出数十种。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此类药物镇静作用不大,不损害精神运动功能,对心血管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较小。此类药物还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的双重作用,多用于脑内5-HT减少引起的抑郁症。

三、抗抑郁药应如何使用

抗抑郁药体现在消除病理性抑郁症、改善情绪。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精神药物。它不同于精神兴奋剂,只能消除病理性抑郁症,并不能改善正常人的情绪。临床上已使用的有三种类型。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常用药物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治疗剂量为50200mg/d。主要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等疾病的抑郁症状。它还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和恐慌症。严重心、肝、肾疾病及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人、孕妇、前列腺肥大、癫痫患者慎用。

TCA的抗抑郁机制尚未被描述。 TCA阻断胺泵,减少突触前膜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回收,增加突触后受体位点有效神经递质的浓度,发挥抗抑郁作用。

TCA 的镇静作用首先出现,然后是饮食和行为的改善,通常在2 至4 周后情绪得到改善。应用时采用剂量随时间递增的方法。获得治疗效果后,继续治疗剂量46周,然后逐渐减半剂量维持治疗6个月。

TCA的副作用是最常见的外周抗胆碱能副作用,如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些副作用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尿潴留和肠麻痹。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都比较大,可引起心肌损伤,应密切观察心律和心电图的变化。还有诱发躁狂、手部细颤、抗胆碱能谵妄状态等副作用。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inhibitor,MAOI)是最早的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郁抑制单胺氧化酶(MAO),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单胺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的浓度,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由于MAOI副作用较多,抗抑郁效果不如TCA,近20年来逐渐被TCA取代。

常用药物有苯乙肼(肼),从每日两次15mg开始,逐渐加量,每日最大剂量为75mg;超苯环丙明的每日剂量为10-30mg。治疗时应注意观察其抗胆碱副作用及对肝脏的损害,有心血管、肝、肾疾病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酰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鸡肝、啤酒等),否则易发生高血压危象。 MAOI与许多药物或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警惕,提醒患者注意。

一般不与TCA联合使用。如果您需要改用TCA,您应该在开始服用TCA 之前停止使用MAOI 2 周。

(3)四环类抗抑郁药(tetracycla)的代表药物是马普替林(maprotiline),其疗效与TCA相似,但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郁作用谱广等优点。由于其对心脏的毒性较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好,更适合老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

用药方法与TCA相同,每日最大剂量为200mg。

四、抑郁症到底要怎么治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应达到三个目标: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自杀率,关键是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防止复发。

2.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逐渐增加剂量,尽可能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尽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 足够、足够的疗程; 尽量单用药物,如果疗效不好,可考虑换用治疗、协同治疗或联合治疗,但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前告知;

3.药物治疗

药物是中度至重度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其应用已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于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的抑郁发作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往往还需要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得到认可。

5.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抑郁发作。

以上就是关于抑郁症药物治疗有用吗,如何使用抗抑郁药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