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生活 >内容

生活

十二经络养生,看完这些不用找医生

2023-07-14 08:20:34生活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十二经络养生,看完这些不用找医生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怎么做经络拍打养生法经络拍击法已经成为越来越

十二经络养生,看完这些不用找医生

许多网友对十二经络养生,看完这些不用找医生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一、怎么做经络拍打养生法

经络拍击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保健方法。经络拍击法通过对身体做一些简单的拍击动作,达到疏通经络、强筋壮骨、活动关节的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经络中风有影响吗?想要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具体应该拍打身体的哪些部位?

拍打头颈部

站着或坐在椅子上,直视前方,放松,肩膀和手肘下沉,然后抬起手臂,轻拍头部和颈部。左手拍左边,右手拍右边。从脖子后面开始,逐渐往上拍,一直拍到额头。然后从额头往后打,直到脖子后面。如此重复5 ~ 8次,在脑海里数着数字,平静下来,自然呼吸。

拍打肩部

站着或坐在椅子上,左手轻拍右肩,右手轻拍左肩,每侧100次。可预防和治疗肩痛、肩酸、肩周炎、肺不张。拍打双上肢。左手拍打右上肢,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时要体贴,拍遍上肢四周,一般每侧100 ~ 200次,可预防或减轻上肢肌肉发育不良、上肢麻木、四肢发绀、偏瘫。

拍打胸背部

冬天应该脱下棉衣。采取站姿,自然放松,然后双手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左右胸各打200下,打完胸再打背部。手还是半握拳,然后左手伸到头后拍打右背,然后右手拍打左背,两边各100次。胸背部有丰富的胸壁神经和脊神经,支配人体运动和心肺功能。

拍打胸背部可以刺激胸背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加速体内血液循环,通过神经传导增强内分泌功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和肌营养不良。

拍打腰腹部

站好,放松,双手握拳或手指水平伸展,然后转腰。随着腰部的转动,两个上肢也随之抖动。当腰部向右旋转时,带动左上肢和手掌向右腹部拍动。同时右手拍右腰。这样从左到右反复,手掌或拳头有意识地拍打腰腹部,每侧200次。

拍打双下肢

坐在椅子上,先拍左腿,放在矮凳上,整个下肢放松。双手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自下而上、自外而内、自大腿至小腿拍打,然后换右腿。一般每拍200次。可防治老年下肢麻木,增强新陈代谢,对偏瘫肢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拍打上下肢和肩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使局部关节特别是肩、肘、腕、指、膝得到适度放松。

拍动产生的振动波和冲击波可传递到肌肉深层,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防治肌肉劳损、颈椎病、关节炎。

进行拍打疗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拍打的时候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紧张。颈部挺直,胸部挺直,呼吸顺畅,排除杂念。2.拍打时使用适当的力度。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速度适中,不要太用力。有病变的关节肌肉可以稍微用力一点,节奏可以快一点。拍胸腹部时,动作要略轻,以免损伤内脏。3.拍打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考虑周全,不允许随意拍打。挨打最好安排在早上起床后。

二、十二经络养生缓解疲劳

10-5900

10-59000揉小腹有助于健脾胃。肚脐是精气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重要的穴位“神阙”。周围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位,轻轻摩擦有利于调理气血,改善内脏功能。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足部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心脏”,这里穴位众多,周围神经成千上万,与人体各器官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隔两三天用热水泡脚半小时,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可以温经活血。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耳朵,全身受益。中医说“肾开于耳”,耳朵保健对强肾更好。轻轻按摩耳朵,一般是拉、揉、拉。时间为5分钟,不超过10分钟。

拉起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有利于增强体质;轻轻揉耳朵可以疏通经络,对各器官都有保健作用。推脊椎增强免疫力。脊柱及其两侧是人体最大的两条经络之一,督脉所经之处,还有肝、肾等重要经络,属于阳经的汇合处。

平时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来回按摩脊柱和两侧,可以边揉边向前推,也可以向前拍,每次可以疏通经络5分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按压腋窝,使头脑平静,心胸开阔。中医认为,腋下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名为鸡泉,针灸或按摩鸡泉有舒胸安神的作用。

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推拿。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顺时针再逆时针按摩腋下15次,然后用左手按摩右腋下,每次3~5分钟。二是弹拨,抬起一只手臂,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上,中指轻弹腋下,可快可慢地变换节奏,左右交替。

拍胸改善肺功能。胸是人体的阴气汇聚之地。做好胸部保健,不仅能起到理气的作用,而且对改善人体肺功能、提高抵抗力也有重要作用。保健是用虚掌轻拍,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正中胸骨,适当用力轻拍。每次3 ~ 5针,停10秒左右,每天3 ~ 5分钟。由于各种原因,颈部问题是常见问题,可以说大部分人颈部都有不适。

缓解颈部疲劳我们可以用中医按摩的手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按摩颈部缓解疲劳。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摩手法

(1)掌摩法是环形而有节律抚摩着人体需要按摩的地方,又被称作是摩腹。

在摩腹时,我们通常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抚摸按摩: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2)指摩法、中指、无名指、小指指面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1、摩法

(1)掌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大,产热低且慢,主要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2)侧擦法,是需要做直线的来回并快速擦动的。这个方法的接触面积小,产热比较高,也比较的快,可以用于腰骶、肩背及四肢。

(3)鱼际擦法,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本法接触面积小,产热较快,主要用于上肢及颈肩部。

2、擦法

(1)掌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多用于背部、胸腹部、季肋部、下肢部。

(2)指推法,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本法用于肌腱及腱鞘部位。

(3)肘推法,是单一的方向,但需要我们要直线的推动我们需要按摩的地方。通常我们用于脊柱两侧。

3、推法

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以拇指的近端带动远端,做上下或左右的单方向移动。本法用于前额部。

4、抹法

医生手指屈曲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做前后方向的快速滑动。

5、扫散法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

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但是专家介绍,通过经络进行养生保健不能盲目,经络养生有其特定的时辰表。

三、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表

足厥阴肝经这个时段除了将一天的能量充分地分配给肝脏,肝脏的解毒功能亦得以发挥,在子丑二时若不休息,阴阳不平衡,轻则火气大,重则严重影响生理机能。

丑时(01-03)

手太阴肺经肺主气,一般此时都还在睡眠中,以静养肺气,而出家众则于此时早起作佛事,可强化肺经运行,如有疾病也常在此时咳嗽,以排除病气。

寅时(03-05)

手阳明大肠经若每天能此时如厕,有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促进身体健康。

卯时(05-07)

足阳明胃经此时食用温暖的食物,有助于胃的保养,提供一天活力的来源。

辰时(07-09)

足太阴脾经脾主思,也与智有关,此时是学思能力最佳的时段,用来学习事半功倍。

巳时(09-11)

手少阴心经心主神明,在这个时段若能休养,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能提升思考力。

午时(11-13)

手太阳小肠经若不能在午时休养,这个时段也是有相同的效果。若午时有休养,则此时思考决断力都会很清晰。

未时(13-15)

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志与智和肾脏有关,所以此时也是学习和决断事务有关的时辰。

申时(15-17)

足少阴肾经肾藏精与志,所以这一个时辰对于练功或是晚餐,都是很好的保养时间。

酉时(17-19)

手厥阴心包经此时辰与循环系统有关,有时血压会偏高,情绪也较不稳定,所以要放松心情。

戌时(19-21)

手少阳三焦经此时辰吃宵夜,除了不容易消化外,也易造成高血脂、高胆固醇,免疫功能差的人此时应该休养。

亥时(21-23)

足少阳胆经此时身体将能量转载内在脏腑做修补与调整,让人体的阴与阳可以平衡,所以此时应该就寝。

子时(23-01)

电脑是白领门手不离的工作用品,长期操作电脑的人容易患颈椎病。加上忽略了体育锻炼,久而久之颈椎病伴随而来。通过按摩治疗许多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要减少颈椎病的复发,患者不但应在治疗过程中及症状缓解后,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功能锻炼和自我按摩。

四、十二经络养生治疗颈椎病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按摩百会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对按头部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每晚临睡前用热毛巾敷两侧乳房35分钟,用手掌部按摩乳房周围,从左到右,按摩2050次。只需按上述方法每天按摩1次,坚持按摩23个月,可使乳房隆起23厘米。

用指肚由乳头向四周呈放射状轻按摩乳房一分钟,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

清洁胸部后平躺,将枕头放在你的右肩,并把你的右手枕在头上。左右以大拇指一边,另外四指合拢为一边,虎口张开,上下走动,并拌使乳房作一小圆周运动。

按如上操作,先轻按后逐渐按摩乳房每个区块。按摩时间不少于2分钟。重复这些步骤及方法,按摩你的右乳房。

以双手手指,圈住整个乳房周围组织,每次停留2秒钟。双手张开,分别由乳沟处往下平行按压,一直到乳房外围。双乳间做8字形按摩。每个动作重复20次。

持续五秒钟后,换伸展左手左脚,将身体尽量伸直。左右轮流伸展约各五次,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按揉风池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

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拿捏颈肌

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凹陷处)1020次。

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按压肩井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斜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对按内、外关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掐揉合谷

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以上就是关于十二经络养生,看完这些不用找医生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