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代工的产品_全球代工之王是富士康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制造速度
它是全球代工之王,也是全球众多跨国巨头的枢纽供应商,工厂遍布五大洲。它的掌门人,祖籍陕西的郭台铭,用了40年的时间,将这家以生产黑白电视旋钮起家的企业,带上了全球代工的宝座。是富士康。
目前,富士康在全球拥有200多家子公司和100多万名员工。形成了“两地R&D,三地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付”的格局。无论是曾经称霸全球的Jokia、摩托罗拉、戴尔,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苹果、华为、小米,都是它的代工客户。
你每天用的电脑、手机、电视的品牌不是富士康,但它的整机或零件可能都来自富士康的流水线。
在业界看来,富士康能在短短40年内成长为业内巨头,与其无与伦比的速度和完善的供应链密不可分。
有一种速度叫富士康速度。富士康的速度被夸大到什么程度?曾经* * *里的电子巨头是853速度,也就是三天能出货85%的产品,但是被富士康逼到了985速度,也就是五天能出货98%的产品。
这种极限速度让一些厂商叫苦不迭。
然而,郭台铭不得不挑战这个极限。他把富士康的速度提升到了982,也就是98%的产品两天就能出货。
在新机型的研发和制造上,富士康同样不舍。别人需要4个月,富士康只需要6周。
对于富士康来说,时间就是成本。郭台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快人赚钱,慢人卖库存。
从1996年到2006年。富士康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完美诠释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永恒法则。
为了提高富士康的速度,郭台铭做出了很多努力。
工作24小时,接力48小时。
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郭台铭不断压缩交货时间,客户也要求富士康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富士康的流水线往往24小时运转。
即使在极端条件下,富士康也能保证最快的速度。1988年,深圳因工厂爆炸,电力供应不足,经常毫无征兆地断电。电一停,装配线就停止了运转。电一上来,即使是凌晨两三点,员工也要起床工作。
通过这种近乎变态的做法,富士康取得了同行望尘莫及的速度。
除了24小时轮班制度,富士康还创造了48小时接力设计制度。
富士康在全球有两个R&D中心,时差超过十个小时。当中国R&D中心的工程师下班后,大洋彼岸的工程师开始工作,双方以接力赛的方式完成设计。许多产品可以在短短48小时内设计完成。
保税区建在富士康园区。
2001年1月12日,中国海关向深圳龙华富士康颁发了保税工厂牌匾。中国第一家保税工厂诞生了。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保税区建在企业的工厂里?这和当时的通关环境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最开放的城市,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每天有数万辆车经过这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车辆来自深圳龙华富士康工厂。
传统模式下,海关人员在放行车辆接受检查时,除了校对、记录各种单据外,还要加盖七八个公章,整个过程需要1-2分钟。在通关高峰期,货车往往要排一两公里的队。
这对视速度为生命的富士康来说是致命的。
建立保税工厂后放行一辆车只需要四五秒。原因是很多通关手续提前到龙华保税区。
在保税区,富士康通过技术和简化手续,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富士康开发了电子报关系统,将所有程序电子化,实行在线监管。该模式建立后,申报时间从15-40天缩短至1天,报关时间从过去的几天锐减至5天
为客户建造工厂。
为了减少交货时间,尽快响应市场需求,富士康在全球建立了数百家工厂,其中大部分是基于富士康主要客户的地理位置,比如在康柏和戴尔总部附近设立代工厂,客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提货。
由于速度太快,富士康仓库里的原材料和成品基本都是零库存或者负库存。材料一到工厂,项目组就迅速运走,成品一从生产线上下来,负责供应的员工就迅速把成品装车上路。
富士康也用这样的速度打败了曾经的全球代工之王韩国LG和美国伟创力,甚至关闭了一批代工工厂,让这些企业对郭台铭恨之入骨。
有一种供应链模式叫富士康模式。我们都知道富士康的客户遍布全球,工厂遍布全球,供应商分散,这对其供应链协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清华大学博士后、供应链研究专家周磊看来,富士康之所以能以速度为王,在于其精准的时间管理,以及技术先进、制度完善的多业态协同。
周磊进一步解释说,富士康效率的核心是ERP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基于JIT(准时制生产)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形成精准的时间管理,使得富士康可以同时生产更多的苹果、小米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可能是供不应求的。同时加工更多的产品意味着它的时间利润率高。
富士康还将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富士康电商是内部交易,只适用于供应商和富士康。周磊认为,ERP的核心是物料管理,富士康通过这个电商平台采购物料和零部件。
富士康也利用这个平台做供应链金融。富士康每年产生数千万的订单。借助这个平台产生的订单和富士康本身作为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富士康帮助供应商实现订单融资。而它本身,也是利用客户的订单向银行融资,并用这些资金来维持生产线的运转。
此外,富士康还形成了全链路运营。富士康的产品环节战线很长,很多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根本不需要采购,而是自给自足。
所有的核心优势都体现在富士康广为流传的CMM模型中,这是郭台铭最引以为豪的。他曾自豪地说,“谁能理解富士康CMM模式的精髓,谁就毫不犹豫地买我们的股票,谁就赚了大钱。”
CMM由三个字组成:C是组件,代表关键组件;m是module,意思是模块;m是move,代表快速移动。
c:关键部件。
无论哪个制造业都会否认关键零部件是其产品出货的根本。
为了将关键部件的供应置于他的控制之下,郭台铭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克服关键部件的技术和生产问题。他在80年代克服了连接器问题,90年代涉足机箱领域,2003年创立群创光电生产液晶屏。
这一系列动作使得富士康对关键零部件的控制力远远高于同行。也正是凭借这些关键零部件的R&D和产能,苹果、华为、戴尔等全球巨头纷纷涌向富士康。
m:模块化。
模块化生产保证了富士康在任何层面都能快速组装出货。其两地R&D、三区制造、全球组装出货如此成功,也得益于其高效的模块化运作。
模块是某种标准化的产品集成状态,不同于装配。装配只是零部件的组合,而模块化可以保证零部件之间的最优排列,不仅可以减少总零部件的数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这种方式,富士康进一步缩短了交货时间。
男:快速转型。
移动转型是指从产品设计到全球出货的快速完成,关键部件和模块化是原因,并最终影响移动转型。但富士康的快速移动转型,不仅仅取决于这两个,还取决于富士康的上下游整合。
富士康不仅与上游客户整合,将其纳入自己的IT管理体系,还与下游客户合作研发,准确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郭台铭认为,CMM不仅是一个高效的模型,更是一个高效的平台,它将各种资源和平台整合在一起,就像一艘航空母舰。
富士康通过这艘航母,整合全球资源为己所用,满足全球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公司ERP系统的统一部署下,富士康多年前就实现了零库存。
推荐阅读
- 侠盗猎车圣安地斯秘籍/侠盗猎车圣安地斯,作弊码
- 去一趟巴厘岛旅游要多少钱简介
- 苹果6s怎么升级系统,苹果6s怎么设置铃声
- 如何涂指甲油,怎样涂指甲油干得快
- 纪念碑谷艾达的梦攻略第四关,纪念碑谷艾达的梦攻略
- udk虚幻4引擎(游戏开发包工具)软件介绍(udk虚幻4引擎(游戏开发包工具))
- OG梅奥为什么离开nba Pubmed GIST文献月评第十九期(Jun 2018)
- 12306用户名和密码忘记怎么找回账号,12306用户名和密码忘记怎么找回
- 哈尔滨市极乐寺简介
- 二人麻将打法技巧,迅速如何掌握二人麻将技巧
- 故宫门票多少钱一张2021,故宫门票多少钱
- 如何删除微信中的表情包,微信如何删除自己保存的表情
- dnf已经有红字的怎么把红字洗掉,dnf已经洗出红字的装备怎么洗掉
- 海蛏子的家常做法,海蛏子的做法大全
-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吗,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方法:
- qq飞车帧数如何能锁,QQ飞车帧数如何修改
- 1盎司相当于多少克黄金,盎司等于多少克及一盎司黄金等于多少克
- 怎么恢复路由器出厂,怎样恢复路由器出厂设置
- 触手tvlogo怎么买,如何录制触手TV文章
- 藏语常用问候语及礼貌语 旅行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