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科技 >内容

科技

二氧化碳变换原理? 二氧化碳中毒原理

2023-05-23 12:35:49科技帅气的蚂蚁
网上有很多关于二氧化碳变换原理?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二氧化碳中毒原理的知识,今天艾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

网上有很多关于二氧化碳变换原理?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二氧化碳中毒原理的知识,今天艾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二氧化碳变换原理?

二、二氧化碳中毒原理

一、二氧化碳变换原理?

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与氧气和葡萄糖相互转化;

葡萄糖和氧气通过呼吸与二氧化碳和水相互转化。

6CO+6HO=CHO+6O(光合作用)

CHO+6O=6CO+6HO(呼吸作用)

扩展信息:

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它主要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转移、光磷酸化和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自然界实现能量转换和维持生物体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气氛。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在吸收无机碳化物的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光合作用每年吸收的太阳能大约是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不仅为植物和一切异养生物所利用,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源。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了今天的主要能源。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

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的规模是巨大的。据估计,植物每年可以吸收CO2合成约100%的有机物。地球上自养植物同化的碳,40%被浮游植物同化,其余60%被陆生植物同化。人类所需的食物、油、纤维、木材、糖、水果等,都来自于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人类就没有食物和各种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光合作用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大气中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含氧量,主要靠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5%)。一方面,光合作用为有氧呼吸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氧气的积累逐渐在大气表面形成臭氧(O)层。臭氧层吸收太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有害。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去除大气中的大量CO2,但浓度大气中的CO2 仍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

异化的本质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在氧化过程中被氧化并释放能量。部分能量被ADP转化为ATP的反应所吸收,ATP作为储能物质用于其他需要。

简单地说,同化就是化无我为我;异化恰恰相反,把我变成非我。同化作用是新陈代谢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新陈代谢是将消化的营养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异化。它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物质——ATP。细胞呼吸按是否需要氧气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有些生物体或组织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如酵母

二、二氧化碳中毒原理

t01a772e038069f12f8.png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重,在空气中的含量仅为0.03%。生物呼吸、细菌发酵、有机物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不同,二氧化碳本身是无毒的。二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无防护进入长期不通风的矿井、密闭仓库、船底、菜窖、排水沟、下水道等。密闭狭小的厨房、卫生间使用燃气热水器。 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用干冰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中毒原理(1)低浓度二氧化碳可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和麻痹呼吸中枢。

(2)由于二氧化碳的扩散能力比氧气强25倍,二氧化碳很容易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临床上,单纯性二氧化碳中毒少见,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常伴有氧浓度降低。例如:陆客储存的蔬菜、水果,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地窖时发生的中毒是由于二氧化碳浓度高和氧气不足引起的。实验证明,氧气充足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5%时,对人体无害;但是,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7%时,含有4%的二氧化碳,会使人中毒。缺氧可引起肺水肿、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和缺氧性脑病。

在低浓度下,它是一种生理吸入兴奋剂。当空气中本品含量超过正常水平(0.03%)时,可使呼吸加深、加快;含量为1%时,可使正常人的呼吸量增加25%。当含量为3%时,可使呼吸量增加2倍。但当含量为25%时,可麻痹呼吸中枢,引起酸中毒。

因此,吸入浓度不应超过10%(正常含氧量下)。

以上就是关于二氧化碳变换原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二氧化碳中毒原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