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资讯 >内容

资讯

nba马刺为什么要用双塔 20年前的马刺如何夺得总冠军传统“双塔”模式给你答案

2023-09-04 23:09:16资讯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nba马刺为什么要用双塔,20年前的马刺如何夺得总冠军传统“双塔”模式给你答案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在篮球

nba马刺为什么要用双塔 20年前的马刺如何夺得总冠军传统“双塔”模式给你答案

许多网友对nba马刺为什么要用双塔,20年前的马刺如何夺得总冠军传统“双塔”模式给你答案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在篮球界,‘战术’这个词一直被冠以神奇的色彩。一直体现了教练的执教水平,整体球员的业务,甚至是团队协作能力。篮球从早期偏重进攻,到慢慢建立完整的攻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内线优势的放大,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从一开始,篮球就是一项‘体力’运动。高内线意味着离篮筐更近,更容易命中,也意味着防守时更有效地保护内线。

基于此,NBA也一直流传着一句名言‘中锋得天下’,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两个高个子内线呢?行得通吗?我们称之为“双塔”。同样的,马刺的历史告诉你,即使双塔看似违背了篮球快速灵活的内涵,但依然可以在战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传统的“双塔”战术:灵活自如,机动多变。

前面提到了“双塔”这个词,看似违背了“灵活快速”的打法,其实不然,因为我们需要的两个内线具备灵活机动的特点,满足了这一点,缺陷也没有那么大。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马刺是如何用传统的“双塔”模式来打开进攻的。首先来了解一下阵容:1号约翰逊,2号马努,3号鲍文,4号邓肯,5号罗宾逊。

1、“双塔”同侧进攻:由弧顶1号位发起,将球传给小前锋,迅速移动到右下角;与此同时,4号邓肯在中锋的掩护下来到右腰位置,随后小前锋在底角回球给1号,邓肯已经来到右腰,可以从底角一记好球进攻篮下。这个战术的关键点是两个内线同侧配合,中锋给邓肯很好的掩护,让邓肯顺利来到后腰接球。运行位置如下所示,包括两个链接。

双塔在同一边攻击

2、《双塔》内外夹击:阵容相同,但执行力不同。这时候邓肯为了清空内线防守,主动跑到外线;鲍文把球传给中锋罗宾逊,然后自己切入。目的是接到中锋的回传球,准备投篮完成第一次进攻。如果这个投篮遇到防守,球会被转移到外线后卫,然后小前锋需要回防掩护中锋,中锋在腰部接球后就可以利用这个掩护进攻篮筐。

所以这一次的战术包括两种进攻手段,重点是打乱对方的防守阵型和保持自己的进攻节奏,在两个内线球员的组合中寻找进攻的最佳时机。

内外双塔结合是比较基础的进攻战术。一个是两塔在内线同一侧相互配合制造进攻,一个是内外双塔的组合需要更精准的进攻时机,无一例外的展现了两个内线球员的灵活性。但战术不仅如此简单,双塔的能力还在于“配合”,体现了他们出色的篮球智商和阅读能力。

传统“双塔”的策应进攻方式:策应内线以及外线的进攻

首先,内线的协同攻击有两种模式:

“高低位”进攻:二号位传球给一号位,此时小前锋要及时倒在罚球线上接到一号位的传球。虽然小前锋在罚球线附近很容易被抢到,但是邓肯的防守者同时被抢走,目的就是在这个时候用邓肯接球完成进攻。这种战术的关键是两个高大的内线必须有协调能力,同时罚球线上的小前锋要有足够的投篮威胁,把大前锋的防守者带走,减少4号位进攻的干扰。

外线内插进攻:1号传球给马努,马努一旦接到球,势必遭遇严密防守(投掷能力出色),吸引防守后立即将球投给中锋罗宾逊;中锋接球的时候,约翰逊要记得给马努打掩护,才能让马努趁机把篮筐切空,接到中锋的球得分上篮。

这种战术的控制点是外线球员插入的“时机”。比如马努借掩护后必须及时插入内线,中锋给球后迅速完成上篮,让对方看不透进攻。看完了内线的两种协同攻击,我们再来看看双塔是如何协同外线攻击的。

1、高位挡拆后突然远射:第一步正确跑动,落入阵型:马努在左边,约翰逊运球在中间,小前锋鲍文在右边弧,我们的主角——邓肯和罗宾逊在罚球线两侧“腰斩”;登陆后,开始攻击。约翰逊把球传给2号,跑到右边鲍文的位置。鲍文跑到底角埋伏。

然后高位挡拆再次出现,中锋抬高高位掩护马努。马努突破掩护后再次吸引关键防守。这时他“突然得分”给了右侧外线的约翰逊,远射结束了进攻。在这次进攻中,重点是罗宾逊给马努的高位挡拆要有质量,让马努的突破有很好的防守者进攻的环境,有可能在防守的欺骗下给外线空挡的投手。

2、内外结合远射:这次进攻,也是先定阵型。基本阵型完成后,约翰逊将球传给邓肯4号,滑到对面底线。这个时候,地位低下的邓肯就轻松搞定了。他需要把球传给小前锋。此时是投篮机会,但经常遇到防守干扰,于是博文继续进行。最好的机会出现在约翰逊身上,他已经滑到底线“埋伏”,让约翰逊完成这个远射。

在这次进攻中,邓肯在篮下极具威胁的进攻能力得到了利用。一旦他吸引了两个以上的人防守,3号位和1号位的投篮环境就会变好。显然,在3号位还容易被干扰的情况下,底线球员的进攻环境是最好的。运行位置如下所示。

通过战术分析和对内外线应对进攻的了解,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当时马刺率先研发出“罗宾逊-邓肯”双塔模式,向世人展示了内线球员的灵活多变,也为战术提供了新的可能——双塔模式下更多类型的进攻发展。不仅容易让防守方顾此失彼——也让他们很难预测攻击的具体实施——攻击方向多样,传球路线多样,结局方式同样五花八门。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两位高大内线的“全面性”,他们的进攻具有威胁,这为队友创造了好的进攻环境;他们的策应同样出色,让队友能在好的时刻接到舒服的传球;他们更具有优秀的阅读比赛能力,会阅读防守,选出最好的进攻方式。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99年,马刺依靠他们无解的双塔阵容拿到了第一个总冠军。当时邓肯的效率值高达27.6,场均23.2分11.5板2.8助,而他的另一位“双塔”队友大卫罗宾逊则是同样的高效,场均35.3分钟的出场时间里拿下15.6分9.9板2.5助,效率值为22.1。得分不仅是全队前二,两人还能场均给出5个盖帽,攻防两端的无解让大家真正的见识到了双塔的威力。

我们在传统的双塔战术里看到了更高更妙的战术理解和执行,而战术的不断演变下,传统“双塔”并没有一直无解下去,他们的灵活性是第一位的,进攻性是第二位的;再后来我们发现,时代的演变又催生了新型“双塔”战术,他们将进攻性放在了第一位,而将灵活性放在了次位,他们就是湖人的双塔。

而关于新型的双塔战术分析,就放到下次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欢迎大家点击关注。

以上就是关于nba马刺为什么要用双塔,20年前的马刺如何夺得总冠军传统“双塔”模式给你答案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