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教育 >内容

教育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2023-07-14 12:40:08教育帅气的蚂蚁
今天艾巴小编为网友们讲解一下有关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的介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今天艾巴小编为网友们讲解一下有关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的介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当代通称为《三国演义》,简称《三国》,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公元190年,擅自废立汉朝皇帝的权臣董卓与地方大员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董卓挟年幼的汉献帝迁都长安。

中央衰弱,地方割据,经过数十年的混战,全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之子曹丕于220年废汉称帝,国号魏,统治北方;刘备于221年称帝,国号汉,史称蜀、蜀汉,占据西南;孙权于229年称帝,国号吴,拥有东南。

三分之势持续了四十余年,而后263年魏灭蜀,265年晋篡魏,280年晋灭吴,天下为晋朝所统一。史家将这近百年的历史称为“汉末三国”或“三国”。

三国时代的军政、历史、人物记载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中国民间也广泛流传三国主题的故事,持崇尚刘备集团、贬抑曹操集团的立场。

宋、元时期兴起的戏曲、曲艺从民间三国故事中取材,出现了《三国志平话》等话本小说和一批三国主题杂剧。在史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融入个人的思想观念,发挥艺术创造力,写成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刘备集团的兴衰为主线,用史家口吻讲述从黄巾之乱到三分归晋的历史。

小说开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拜为义兄弟《三国演义》在叙事中加以褒贬,毫不隐晦地传达作者的价值观念:崇尚明君、仁政的理想化政治世界,谴责残忍、诡诈、制造乱世的昏君、奸臣。小说写了超过1200个人物,采取特征化性格的方式,塑造了智慧竭诚的诸葛亮、勇武忠义的关羽、亦奸亦雄的曹操等一大批形象鲜明的角色。

叙事谋篇极有章法,能将取材自不同文本的零散片段串联成清晰的叙事线,单个故事内因果逻辑缜密,各个故事之间脉络分明。语言接近史传,采用浅显、明快、素雅的文言文,重叙述而轻描写,重共性而轻个性。

小说出版后深受欢迎。现存明清刻本超过100种,可以分为“志传”和“演义”两个系统,前者更接近原作的本来面貌。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点评的版本刊行,风靡图书市场,成为《三国演义》事实上的定本、通行本。早期版本分若干卷、240段,每段前标目;今通行本不分卷,分120回,回目为对偶的上下句,各回以“且听下回分解”结尾,以“且说”上回情节开头。

《三国》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三国》也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引发了历史演义小说写作的热潮,而始终未被超越。

《三国》的影响力遍及全球,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华人世界。《三国》的魅力跨越时间,直到今天仍是众多电影、电视剧、漫画、电子游戏的取材来源,在成书六百多年后仍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将其作为文学作品、智囊宝典乃至生活的百科全书来阅读。

以上介绍到此为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