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生活 >内容

生活

如何治疗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方法治疗皮肤过敏

2023-07-12 12:55:09生活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如何治疗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方法治疗皮肤过敏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一、中药治疗春季皮肤过敏  现在我们很

如何治疗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方法治疗皮肤过敏

许多网友对如何治疗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方法治疗皮肤过敏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一、中药治疗春季皮肤过敏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皮肤都是比较敏感的,只要到了春天换季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过敏的现象,中医是讲究内调外治的,因此对于这些过敏性的疾病,有一些中药就能够起到非常神奇的作用哦。

徐长卿

徐长卿是蔷薇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茎。本品味辛,性温,具有祛风解毒、止痛活血的功效。其中所含的丹酚酸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对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瘙痒、接触性皮炎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发生在肌肉表面的疾病,但长期会导致静脉淤血。徐长卿能活血行气,血液循环会自熄,所以能有效。取此药5~10克外洗,每日1 ~ 2次,连服5天。

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利水通淋的功效。苦参中含有的苦参碱能减轻二硝基氯苯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皮损中白三烯的水平。我们用苦参和艾叶放在锅里煎服然后每天洗一次患处,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瘙痒和疥疮。

白鲜皮

白鲜皮是芸香科植物白鲜皮的干燥根皮,味苦,性寒,是祛风止痒的良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鲜皮提取物对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并有良好的局部止痒作用,尤其对风疹、湿疹、疥疮、风热湿毒所致的湿热痹痛有较好疗效。常用剂量5 ~ 9g,水煎洗净或粉化。

地肤子

地肤是藜科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辛、苦、寒,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其中所含的皂甙对过敏性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效果。取地肤子12克,水煎;或地肤子30克,白鲜皮15克,莲房15克,白矾24克,煎服,熏服,每日两次,可治皮肤湿疹。

艾叶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蒿的干燥叶。味苦、辛、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艾叶中含有的油具有抗过敏作用,可外用治疗皮肤瘙痒和脱皮。取鲜艾叶50克,放入浴缸中,沸水冲泡10分钟,取出后加水稀释并调好温度,每天洗澡一次,治疗毛囊炎和湿疹。

二、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护理方法

皮肤过敏可是非常的讨厌的,但是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够治疗过敏的小方法,让你远离敏感肌。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也是肥大细胞的重要稳定剂。肥大细胞容易引起眼睛刺激、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反应。适当补充维生素可以有效缓解。

淡盐水洗鼻子

用淡盐水洗鼻有助于洗去鼻内的过敏原,从而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

冰镇缓解

结冰可以缓解过敏带来的困扰。只要将一张纸膜用清水打湿后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然后打开纸膜盖在脸上,脸上的痒感就会瞬间消失。将

精油蒸汽熏吸法

锅加水煮沸。关火后滴4滴桉叶油和1-2滴茶树油,然后用大毛巾捂住脸,在锅里深呼吸5-10分钟,将含有金盏花和薰衣草的过敏修复霜直接涂在过敏部位。效果会更好。

三、春季皮肤过敏食疗食谱

1、豆腐菊花羹

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将野菊花和蒲公英煮沸取汁约200毫升,加入豆腐和调料,煮沸,用适量淀粉勾芡,搅拌均匀。

 2、米仁赤豆汤

米的果仁和30克的红豆。将米仁和红豆用适量的水煮沸,加入适量的糖,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一个月。

3、绿豆海带粥绿

豆类30克,海苔5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糯米、绿豆煮成粥,加入海带,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清热解毒,健脾活血。适用于亚急性湿疹和皮肤瘙痒。

 4、意米绿豆百合粥

薏苡仁50g,绿豆25g,鲜百合100g,糖适量。百合去内膜,加盐轻揉,洗净去苦味。薏苡仁、绿豆加水至半熟,加入百合,文火煮至熟,加糖。

四、10招让您远离春季皮肤过敏

 1、生活规律,饮食均衡,睡眠充足。

2、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皮肤抵抗力。

 3、确保皮肤吸收足够的水分,避免皮肤因受热而干燥。

4、避免过度日晒,敏感皮肤使用专用防晒产品,否则会造成皮肤灼伤,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过敏现象。

5、选择敏感系列护肤品。

6、使用同一品牌的化妆品,选择不含强烈香味、酒精等刺激物的化妆品。

7、精选特殊敏感精华,增加肌肤纤维组织,改善脆弱肌肤。

8、勤洗头,养成每天洗头的习惯,可以防止灰尘、花粉等敏感物质附着在头发上,进而引起皮肤过敏。

9、尽量不要化浓妆。皮肤过敏后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注意观察和保护皮肤。

10、多服用维生素A、C、E,对皮肤有益,特别是对健康皮肤和敏感皮肤。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治疗春季皮肤过敏,日常方法治疗皮肤过敏的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知识,请收藏本站。